Sunday 20 November 2011

那一段青葱岁月,那一份恒远的悸动 ~ 再话《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执笔书写《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之观后感已经是电影上映多时以后的事了。

先前也写过了书评,就在原著还未备受瞩目的时刻。一般上翻拍自书籍的电影总难逃被批评无法细腻的诠释出书里的人物个性和情节,是以在步入电影院的那一刻心理似乎已作了准备,避免难掩的失落。

很意外的首次执导的电影门外汉兼作家九巴刀居然很精确的抓准了商业电影的频率,行云流水的呈现了赏心悦目的一场青春写实片的纪事。字里行间鬼灵精怪的九巴刀将幽默细胞转移到电影艺术上,不少叫人忍不住喷饭的搞笑情节生动活泼,少男的勃起,酷爱裸露的男主角,男生们追求心仪女生各出奇招的鬼点子。。。。我们在欢笑声与感动里回顾了自己那一段青葱的年轻小日子,然后感同身受的悸动不已。

电影情节之所以能被刻画得如此自然生动,九巴刀真人真事的青春印记是主因。也就因为是自身最真实的青春纪录片,九巴刀得以拉近观众的共鸣度。AirSupply,张雨生,张惠妹,黄舒骏的《恋爱症候群》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和音乐都是七八十年代生共同的集体回忆。九巴刀将这些当代文化现象融入到电影里头,激起的花火是绚丽夺目的。

提到文化现象,不得不提电影所涉及的台湾文化痕迹。台湾校园里的考卷原来是超大型的纸张,这和马国传统A4 Size的考卷是全然不同的。其中一幕考试的情节,学生们居然可以任意穿便服进考场(非校服),这样的形式在马国是行不通的。未知此乃台湾学府的文化现象抑或九巴刀自创的商业电影元素,看来惟有当地莘莘学子知悉真正答案。还有沈佳宜时常独自一人在夜间留校念书的情节在今时今日是不太符合逻辑的。试想一个单身女子独自于夜间出没在学府是多么危险之事,披着羊皮的野狼叔叔随时现身猎取囊中物,单是想到这里就足以叫人捏了一把冷汗。

熟悉小说情节的读者们不难察觉到九巴刀在电影里头改编了许多故事细节。例如重点的高潮结尾情节,男主角柯景腾第一个想亲吻新娘子沈佳宜,甚至很夸张的亲吻了新郎官。小说故事里头,柯景腾是唯一没有在婚礼亲吻沈佳宜的同学。他连这么一丁点的特别都要留存下来,让沈佳宜毕生难忘。

其实忠实读者们无须为改编了的许多情节而介怀。毕竟活生生的电影剧情和呈静态的小说形体是截然不同的两门艺术。九巴刀为了让电影情节更为生动而戏剧化了许多故事情节是可以理解和被接受的。




或许你会被柯景腾的深情而感动。或许你会迷恋和羡慕柯景腾和沈佳宜之间的纯纯爱恋。然笔者真正被感动的情节是柯景腾为了赢取沈佳宜的欢心而努力向上用功念书的那股毅力与精神。如果恋爱可以让一个人积极向上,这是比任何事都更为浪漫和可贵的。另一幕触动人心的情节是那位一直陪衬在沈佳宜身边让人抓破脑筋都记不起名字的平凡女生最后居然成为了知名的插画家弯弯,实现了原本遥不可及的伟大梦想。电影旁白提及成功不在乎才华,而是在于你能否为理想而坚持到底。原本平凡无奇的弯弯的事业成就最后甚至超越了求学时期成绩优秀的资优生沈佳宜。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永不言弃,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的那一位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零稀平凑的陈述了浮现脑海中的感触,其实也无谓太多欲点评的事故。两个小时的电影更贴切而言是让自己偷偷瞻仰某段流逝了的年轻美好岁月。我仿佛跌进了回忆的深渊,追溯曾经路过生命里的他,她或它。蓦然回首,我向17岁的自己微笑的打了声招呼:“谢谢当年的你成就了今天的我。”

最后我们都相视而笑了。

后记:

电影结束时请别急着离场。电影歌曲结束后会出现沈佳宜可爱的一幕情节哦。

记得,稍安勿躁。